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政法建设 > 过硬队伍 > 内容

警务前移一小步 群众方便一大步

发布时间: 2022-10-26    作者:    来源:保山边境管理支队    浏览次数: 0
分享

在龙陵县木城乡,有一个名为“乌木寨”的边境小村,以汉族、彝族和傈僳族为主,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村,木城边境派出所乌木寨警务室就坐落在村子旁,默默守护着这座美丽乡村。

在新的形势下,木城边境派出所持续发力,以中心警务室为抓手,不断打出“组合拳”,推动警务前移,方便辖区群众,与各族群众携手共铸民族团结之“花”。

2


警力下沉,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

木城边境派出所以警务机制改革为契机,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根本保证,积极探索“党建+社区警务”的工作模式,优先将派出所党员民辅警选配充实到中心警务室,充分发挥党员民辅警的先锋模范作用,使社区民辅警真正成为推动基层治理升级的中坚力量,有效推动重心下移、警力下沉、保障下倾,使警务室成为稳固辖区社会管理的前沿阵地、联系群众桥梁纽带的重要窗口、筑牢边境安全稳定的关键防线。

3


方便群众,就近办理让群众少跑腿

9月22日上午,乌木寨中心警务室办证业务开始运行。当天,警务室就来了几名办理身份证的群众,群众高高兴兴地说道:“现在方便多了,出门走几步就到了,以前得去到派出所才能办理,派出所离我们有30公里远呢。”在家门口的警务室就能办理户籍业务,节约了群众的时间,真正实现了让群众少跑腿的目标。

4


调解矛盾,共筑和谐乡村风气

10月初,社区民警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,乌木寨村大青树组李某和王某两家稻田里都养了稻花鱼,稻田田埂因暴雨而坍塌了,王某家的鱼和李某家的鱼混到了一起,两人在争论鱼的归属时发生了争吵。为避免矛盾进一步升级恶化,民警主动将王某和李某请到警务室调解纠纷,在民警的劝说下,王某、李某两人都认识到了自身错误,最终两人握手言和,商量修缮田坝事宜。

5


宣传普法,在拉家常中提高群众法治意识

为方便群众办事,中心警务室建立24小时“门不关、灯不灭、人不空”全日制警务运行机制,搭建服务群众第一窗口。同时,民辅警加强对群众普法宣传的力度,详细讲解防范电信诈骗、禁毒、民法典、扫黑除恶等法律知识,立足辖区,同群众面对面交谈,耐心细致地回答大家的问题,在拉家常中提高辖区群众的法治意识。

6


上门办证,做好辖区群众暖心人

乌木寨村马鹿塘组的郭大娘,已年过七旬,家中青壮年都外出务工,老人因腿脚不便,一直没有办理身份证过期更换业务,这给老人领取养老保险金造成了极大不方便。中心警务室民警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,带上相机设备主动前往老人家里为老人采集影像资料,完成了二代身份证的更换办理。

7


小小警务室,架起的是警民“连心桥”。在这里,平安和谐有人守护,专业服务有人办理,遇到困难有人帮助,移民管理警察在身边便捷、安全就在身边。